【皖美青年】刘玉玲:草莓红了 生活甜了

七年前,刘玉玲在江苏省常州市一家服装店上班,丈夫做水电工,两人每月收入七八千元,老人和孩子在老家生活,这是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写照,也是刘玉玲认为“还不错”的生活状态。

2016年,刘玉玲和卖草莓老板的一次攀谈,让她有了“老板梦”。“一亩地四五千斤,一斤六十五元,十亩地就是几十万元。”刘玉玲回忆道,“谁不想做老板呢?我也想,想了就得干。”在对丈夫进行一个月的“连哄带骗”后,刘玉玲夫妇回到了家乡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国政村,开始草莓种植。

村里的留守老人没见过草莓,方圆几十公里也没人种植草莓,没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,刘玉玲夫妇开始自己摸索。“第一年我们自己搭建大棚,结果建好的第二天棚布就被吹跑了,草莓苗也都死了,我和丈夫蹲在地里哭。”刘玉玲回忆道,“本来乡亲们就不看好这个产业,失败之后更是多了异样的眼神,心里别提有多难受。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刘玉玲在大棚里察看草莓情况

第二年,因为积蓄全部花光,刘玉玲只好向公公借钱。在公公眼里,刘玉玲是“执迷不悟”的“败家子”,公公气得开着拖拉机要把草莓苗毁掉。无奈,刘玉玲立下军令状——如果这一年还不见收入,夫妻两人会再次外出打工。

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、购买书籍、查阅资料等,刘玉玲的技术一天比一天成熟,但压力一天比一天大。“起早贪黑,风雨无阻;带着干粮和咸菜作午餐,渴了就喝口凉水;手上血泡破了又磨,变成厚厚的老茧;每晚回家浑身酸痛得动都不想动,就想倒在床上......”刘玉玲回忆道,“本以为睡一觉能休息下,结果做梦都是在种草莓,虫害的防治,用药,施肥,一样不落。”

如今,刘玉玲的草莓种植面积从开始的3亩发展为现在的70多亩,投资规模也从最初的几千元增加到如今的260余万元。现在,她已成为远近闻名的“草莓大王”。

走进刘玉玲家的果蔬种植地,一排排塑料大棚首尾相接、整齐划一地排列在田间。大棚内,草莓、火龙果、芹菜、莴笋等果蔬长势宜人,近20名村民在县人大代表刘玉玲的带领下,穿梭在大棚间,娴熟地采摘、打包、装车,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,绘就了美丽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刘玉玲家的果蔬种植地,温室大棚反季种植让农闲时节成了赚钱的忙季,让村民有效实现了变“冬闲”为“冬忙”,周边一百余农户尝到增收的甜头。自2016年刘玉玲年返乡创业以来,便一直以“小而精”的家庭农场模式带动周边小农户发展特色种植,周边大棚种植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。

目前,农场季节性用工和常年用工70余名,品种增加至10多个,采摘季也从1月持续到12月,年销售额百万元。农场先后被评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、县级示范家庭农场。

□本报记者 黄慧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