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心“菜篮子”增加幸福“烟火气” 天天观察

一提到菜市场,许多人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,是繁多的菜品、嘈杂的环境,以及一到下雨天就潮湿甚至污水横流的地面。事实上,自去年起,芜湖市把“文明菜市”行动纳入暖民心行动,着力解决菜场不同程度存在的“臭烘烘、湿漉漉、黑乎乎、乱糟糟”等突出问题,采取“硬件设施抓改造、卫生保洁抓提升、规范秩序抓管理”的方式开展菜市集中整治和改造提升,菜市环境已大为改观。

“文明菜市”究竟什么样?跟我们一起去实地探访。


【资料图】

冷清菜场 改造后迎来“翻身”

城东的柏庄农贸市场,位于柏庄财富广场二楼,于2013年左右投入使用,市场占地1600平方米,承载着周边群众菜篮子的需求。过去,因菜场管理不善,市场内环境卫生、管理秩序等都存在很大问题,市民购物体验不佳,商户生意也受到很大影响。

根据文明菜市行动要求,该菜场于去年10月起进行改造,投入资金约120万元,于今年5月完成提质升级,实现了彻底蜕变,环境面貌和经营秩序已焕然一新。记者看到,改造之后的菜场内宽敞明亮、地面整洁、通行顺畅,蔬菜、肉类、水产、干货等铺位划分明晰,商品货柜干净整洁,市场内没有一点异味,市民购物体验有了质的飞跃。

据菜市管理方负责人诸咸满介绍,此次菜市整改主要从改造硬件设施、加强卫生保洁、规范秩序管理三方面进行。

硬件设施方面,通过完善通风设备、健全排水系统、完善服务设施,进一步补齐菜市硬件短板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菜场不仅完善了排风系统,实现经营场所内空气流通顺畅,目前还准备安装空调,让市民享受“冬暖夏凉”的买菜环境。“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,安装空调有利于肉类和蔬菜保鲜,菜场内环境清凉,也能提升市民买菜的体验。”诸咸满介绍道,该市场是一家按照商超模式打造的菜场,菜场入口处就有一家经过升级改造的小超市,是集家居购物、生活便利为一体的农贸市集。

卫生保洁方面,该菜场着重规范垃圾处理,加强清洗消杀和厕所保洁,做到菜市场地面清洁干爽,卫生角落整洁。记者看到,市场内设置有集中、规范的垃圾收集点,每个经营户配备垃圾桶(箱),垃圾实现定时收集、集中存放、及时转运。改造后的菜市公共卫生间整洁干净,并加强了保洁频次。还有一个明显变化是,改造后的菜场取消活禽交易,取而代之的是宰杀处理好的白条鸡、白条鸭。菜市场不再脏乱差,环境改善了,也没有了难闻的异味。

为规范秩序管理,该菜场根据市场功能,按交易区分门别类设置,布局更加清晰。菜场专门规划出一块区域,为农户设置“自贸区”,且配备了公用水池,供农户们清洗果蔬。“我们配备了3名保洁员,进行即时清扫,还配有2名管理员,对摊位乱摆乱放、食品安全进行监督,并调解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矛盾。”诸咸满告诉记者。此外,菜市还设置了服务台、公平秤、公共电子显示屏等服务设施。

“现在市场环境有很大变化,通风排水和环境卫生做得样样都好,不仅市民愿意多逛逛多停留,我们在这边做生意也觉得很舒坦。”对于市场经营户王改香来说,市场环境变好了,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也是实实在在的。目前,该市场内聚集了60多家经营户,改造后人流明显回升,市场人气渐旺。

老菜市 新面貌与街坊“碰面”

同样的蜕变,也发生在镜湖区黄山西路菜市场。作为芜湖中心城区,镜湖区内有不少是服务群众十来年甚至更久的“高龄”菜市,让这些老菜市“换新装”“提颜值”,为市民打造更舒适宜人的买菜环境,是该区暖民心行动的重点工作之一。

作为我市首批标准化菜市场,黄山西路菜市场已服务周边群众十几年,因使用年限较长,市场设施老化、功能滞后,菜场改造势在必行。去年,市场全面启动整治提升改造工程,以崭新面貌与老街坊们“碰面”。

据菜市场经营负责人陶绍文介绍,此次改造工程包括拆除原有集中摊位,新建自贸区、白肉区、蔬菜区、水产区,重新对分区进行了规划调整,市场布局更合理。改造还对市场内所有商户门头统一标牌、墙面涂装、吊顶更新、更换灯具吊扇以及卫生间整修等,给逛菜市的群众们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环境。

记者看到,如今焕然一新的市场,功能分区更清晰,过道通道更宽敞、商户摊位更独立,排水通风系统、消防监控等设施更完善。“现在市场改造得清清爽爽、干干净净的,人心情都舒畅些,买菜也愿意慢慢挑选了。”市民程女士笑着说。

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,2022年,按照安徽省文明菜市行动工作指引,我市对现有存量不达标菜市的40%完成整治和改造提升,新建菜市按照文明菜市标准建设。去年我市改造、整治提升文明菜市37个。2023年,我市文明菜市整治和改造任务55个(其中城镇29个、乡镇26个),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改造任务10个。到2025年,全市所有菜市将达到“划行归市、布局合理,通风良好、光线明亮,清洁美观、保障安全,诚信经营、管理规范”的文明菜市要求,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便捷、更舒心、更放心。

芜湖日报记者 康丽 文 卫晗慧 摄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