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都市圈跨市“合伙创业”
(资料图片)
4月,合肥天气渐暖,万物更新,合淮合作区也“热气腾腾”,迎来了新的进展。4月10日,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,《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(合淮合作区)总体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及部分行政管理职权和执法事项改革试点方案等获得批复。此次规划透露了不少创新举措,到2025年,合淮合作区生产总值有望达100亿元。
合淮合作区是合肥与淮南合作共建的产业园区,主要发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核心产业,积极拓展现代物流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,着力打造合肥都市圈市际合作示范区、临空产业碳中和发展先行区。
作为“产业老大哥”,合肥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带动兄弟地市齐头并进,到2025年,合淮共建区将形成交通一体共通、产业协同共链、低碳生态共保、优质设施共享的框架,推动交通共通、产业共链、公共服务共享,生产总值预计达100亿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规划表明了合肥、淮南两市的经济发展类等指标将按完成实绩进行5∶5分成,做到两市共建、共享、共惠,打破了“一亩三分地”的思维壁垒。
规划中提到,将按程序成立合淮合作区管理机构,依据省政府对各市的年度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,对经济发展类、创新驱动类的经济指标,按照合作区完成实绩情况5∶5分成,由合肥、淮南两市完成切割。在税费分成方面,按照“合作共建、利益共享、权责对等”原则,合作区内实际产生税收由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寿县按5∶5分成,税收及非税收入等地方分成部分全额返还合作区,用于合作区滚动开发。
近年来,合肥、淮南两市以合淮产业走廊建设为抓手,确定了34项重点项目及合作事项,在园区共建、科技协同、民生共享等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。
比如打破“一亩三分地”的守旧思维,发挥各自比较优势,实现规划编制、土地林地报批、征迁安置、平台公司组建等工作,系统谋划水电气路、学校、医院、养老、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项目。同时,深化“管委会+公司”改革,健全完善招商引资、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,实现优势互补、合作共赢。
合肥通客户端-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
关键词: